《流浪地球2》杀疯了,冲这3条必须带娃看!(无剧透):全球观天下
2023-02-08 10:12:03 来源:晴天妈妈千万亿

流浪地球2,

我的评分:★★★★★!!!!

真是太顶了!春节档目前最佳TOP,没有之一,中国科幻电影,支楞住了~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来觉得第一部很好了,第二步能打70分就不容易,结果直接上了100分!

其实早在4年之前,我就参与组织了《流浪地球1》的观影团。当年达叔、吴京、郭帆导演都在现场。今年,在娃睡下的电影院,又悄咪咪看了2 。

2确实比1,还飞跃了一大步,全方面的稳,3条叙事线交替,依然有大格局有小情绪,家国大业和个人情感都兼顾的太好了。

流浪地球2,大概讲了啥?

流浪地球的原作者是刘慈欣,大刘的科幻小说,几乎每一部我都读过。

无论是《朝闻道》里为知晓真理而甘愿转瞬赴死的科学家,还是《诗云》中癫狂的技术之神李白,或是《球状闪电》中引爆宏聚变而量子化的林云,或是《三体》中那个以自己爱的女孩命名行星的云天明……

这个理工男的脑回路,其实非常的浪漫。

流浪地球的电影背景中,太阳将于400年后发生“氦闪”,足以毁灭地球。

面对不可避免的再难,人类没有选择放弃家园,而是选择带着地球一起向4.3光年外的星球流浪,耗时2500年。

这个想法?我就问你浪不浪漫!

但是,长达2500年的时间跨度,很多问题接踵而至:

这一代人有必要为了百代以后的人拼命吗?

他们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吗?

氦闪一定会爆发吗?如果之前的判断是错的怎么办?

是要造飞船逃离太阳系,还是带着地球一起走?

是要建立虚拟元宇宙从另一个维度延续人类的命运,还是继续和残酷冰冷的现实斗争?

具体内容我就不剧透啦!进入影院一起观看!为了便于理解,也可先读一读大刘的中篇小说《流浪地球》,效果更佳!

流浪地球2的三个看点

完全超越了同类电影的硬伤

大多数的科幻电影常有一个很大的BUG,就是视觉大于逻辑,技术超越了文本,常常看上去特别酷炫拽,但是实际上经不起逻辑推敲。

只是爽,爽完了就忘了。

但是《流浪地球》,无论是从物理学还是航空航天,是说得通的。甚至能引发很多观众讨论——

“从此我爱上了物理学,从此我爱上了人工智能,从此我爱上了元宇宙……”

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事情!

“中国人拯救全世界”,

这个设定太酷了!

大家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国,古巴比伦、古印度、古埃及,以及中国。但为什么中华民族还屹立在世界之林?

上下五千年,唯有中国的文明从未断层。

究其原因,就是中华文明内核中的团结互助、追求和谐。我们始终追求爱,追求奉献,追求责任与担当。

大到家国,小到团体,我们永远是全心全意相互帮助,带动个体和团队努力往前走。

流浪地球2中,在连人工智能MOSS都放弃了人类的时候,我们还在孤军奋战,我们还在相互帮助往前走。

算法是硬的,人心是软的。人性永远是最高级,立意非常高远。

“中国科幻宇宙”未来可期

番外中,导演郭帆说,这部电影制作团队中,每个组都有电影专业的在校生、实习生参与。

也就是说,一部《流浪地球2》拍摄完毕,也播下了好多种子。

也许5年后,也许10年后,中国电影的每一个重要的岗位,文娱、科幻的每一个角落,这些种子都可能生根发芽,

好莱坞就一定不可超越么?我们也在像流浪地球一样,每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使命,把我们自己的未来,变得越来越好。

人工智能面前,家长能做什么?

看完《流浪地球2》,娃最大的疑惑是——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?

如果把宇宙138亿年历史看成是一年,现代人类最后8分钟才出现!最后一秒,才真正有了科学文明… 10年前的智能手机,20年前的互联网,技术推着人往前走是不可逆的事实。

但说回来,这3件事对家长更有启发:

1. 别只让孩子看成绩。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已经让高校颤抖,还让孩子比拼刷题,毫无意义。

2. 拥抱不确定。尊重孩子更多的可能性,人未来的选择是很多元的。

3. 给孩子种下种子。打开更多的生命力,和探索力。

未来就像开盲盒,适应和进步,是不可逆的大方向。

人性,永远比算法更有魅力!

写在最后

中国科幻电影,可以大胆预言一下,从这部开始,马上是比好莱坞更值得期待的存在。在流水线之外,超越“单打独斗的超级英雄”,中国“人人皆英雄”的力量,是下一部史诗。

期待流浪地球3456789!以后的大荧幕,是中国科幻的呀。

关键词: 流浪地球2杀疯了 冲这3条必须带娃看(无剧透)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